巨额罚金、刑事指控、企业停摆……经济犯罪案件的背后,往往暗藏个人与企业的至暗时刻。 我所深耕经济犯罪辩护领域,律师团队运用专业的经济犯罪辩护经验,精准剖析案件细节,提出有效的辩护策略。 在操纵证券市场、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等重大案件中持续创造、逆转胜局。我们用三个真实案例,向您证明:法律从不只有冰冷的审判,更有专业与智慧点燃的希望之光。
【案例一】操纵证券市场罪(深圳L某案)——十亿元级证券操纵案的绝地反击
案情简介:2022年,深圳市L某伙同A、B等六人以集中资金、持股等优势连续买卖、自买自卖、对证券公开作出评价、预测或投资建议同时反向证券交易,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罪被立案侦查,涉案金额超亿元,检察机关指控其直接获利10亿元以上,情节特别严重,面临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。我所接受L某及其他两名被告人的委托,为其辩护。
辩护策略:
证据精细化审查:针对证监会认定的交易数据,剔除虚增涉案金额;
量刑情节突破:挖掘L某等人配合调查、主动退赔等情节,推动自首、立功、从犯等情节的认定。
成果展示:经过专业有效辩护,法院采纳辩护意见,为L某减轻了处罚,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九个月,其他两被告均减轻处罚,并适用缓刑。展现了律所在复杂经济犯罪案件中的卓越能力。
【案例二】操纵证券市场罪(宁波H某案)
案件背景:2020年间,宁波H某为牟取非法利益,明知他人操纵某股票,仍为其提供证券账户、配资、操盘等帮助,累计配资约6000万元,从中获利1000余万元。
辩护策略:挖掘H某配合调查、主动退赔等情节,推动“认罪认罚从宽”程序适用,自首、从犯情节的认定;
成果展示:经过专业有效辩护,法院采纳辩护意见。2024年法院判决其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,缓刑一年六个月,当事人免于羁押。
【案例三】生产、销售伪劣产品罪(绍兴S某伪劣黄酒案)——“全案不起诉”
案件背景:2023年,绍兴S某制造业企业因涉嫌生产、销售伪劣产品罪,公司及3名主要负责人员被立案侦查,涉案金额巨大,企业陷入停滞。
辩护策略:
产品质量司法鉴定:对鉴定报告中不合格产品的认定做充分的论证,指出其存在“抽样样品数量未达鉴定标准”情形,均未复检,并未注明具体鉴定人员信息,鉴定资格存疑、检点地点和场所也未明确,指出是否具备法定鉴定条件存疑。
案件结果:检察院认定“犯罪情节轻微”,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,对公司及3名涉案人员均作出不起诉决定,企业免于刑事污点,百余名员工就业得以保全。
【结语】
从深圳到绍兴,从证券市场到实体经济,浙江仁行律师团队始终以“专业深度+战术创新”双轮驱动,在经济犯罪辩护领域持续突破,为客户撑起一片法律的蓝天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浙江仁行律师团队将继续以司法者的严谨办案,以律师的立场维权,为您的权益保驾护航,让法律之光照亮正义之路。
【行动号召】
如果您或企业正面临经济犯罪调查、行政处罚或刑事指控,请把握黄金救援期!
立即联络仁行律师团队!
高律师:195 2158 0929
陈律师:131 8698 0618